合成革网

返回首页

皮革工业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皮革标准

发布时间:2015-11-06

皮革产品出口门槛渐高、产品质量纠纷不断、琳琅满目的国际标准,泉州企业该如何面对?4月16日,泉州举行“2007泉州皮革和制鞋技术标准与质量管理 论坛”,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赵立国、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戚晓霞、福建鞋服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室主任胡勇杰、福建鞋服质量检 测中心黄瓒硕士与泉州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起,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皮企标准意识淡薄

主持人:皮革和成品鞋行业标准是很多泉州企业关心的一个话题,不知道目前泉州皮革行业在国内所处的位置,以及参与国内标准制订的情况如何。

赵立国:国内皮革生产主要分布在浙江、山东、四川、广东、福建等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各有优势。其中浙江、山东地处原料产地,且靠近中部,交通便 利,在原料供应上更具优势。比较而言,福建的皮革产业起步晚,本身也不是原料基地,加上交通不便,在原料供应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不过在牛皮上具有一定的 优势。

比较几个主要制革基地,在标准化方面,浙江省是表现最为积极的,目前全国100多个皮革行业标准中,超过一半的起草单位是浙江企业。从福建方面来看,兴业皮革最近负责起草的《家具用皮革国家标准》,是福建企业起草的第一个标准,差距还是很大。

黄瓒:从我们收集到的情况来看,泉州许多企业对标准控制并不重视。我们的同事到企业宣传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刚把质量标准的说明发下去,企业就随手一扔,等我们下次再去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胡勇杰:我这里有一组数据,从我们承担的近3年来国家监督抽查任务来分析,福建省2004年、2005年、2006年的合格率分别为51.7%、74.5%、70.8%,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可见福建省的鞋类产品的质量依然严峻。

此外,我们到工厂抽检的时候经常发现,不少企业对质量管理随意,物料、半成品及成品堆放凌乱,有些企业连起码的监控手段都没有。原材料进厂时仅凭 眼看手摸,而且生产现场的工艺操作随意性很大,多数企业没有成文的操作规程。有的连生产标准都没有,有些企业甚至拒绝接受产品定期检验抽查,产品质量意识 单薄可见一斑。

善用标准可保护自己

主持人:大家都在说标准,但对企业来讲,行业标准到底有什么作用?

赵立国:从实际角度说,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标准,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价值,提高效益。以生产夹克为例,现在一般做一件夹克要用35尺的皮革,但 如果每件夹克能按标准化执行,原料的利用率就会提高。哪怕节省短短一寸皮革,对年产10万件的企业来说,每年就可以节约20万元。

此外,标准还有扶优限弱的作用,通过标准,给落后企业设置一个门槛,有利于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

戚晓霞:标准往往是解决企业间纠纷的一个重要依据。以前有个皮鞋企业卖给消费者产品的时候出现裂边,人家消费者找到制鞋企业要求赔偿,这个企业就 找到了皮革供应厂家,认为是厂家供应皮革质量存在问题。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第三方检测,看皮革厂家提供的皮革符不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企业应该学会用标准来保护自己,从签订合同开始就应该有标准意识,而且现在国内标准很多,既有国家标准,又有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到底你的产品适用哪一种标准,都是必须在签订合同时就应该写清的。

不可迷信国外标准

主持人:时下,标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出口的一个重要门槛,面对这些门槛,国内企业该如何应对?

赵立国:国外标准壁垒确实是让许多国内企业头疼的问题,但如果政府和企业对标准问题足够重视,并积极应对,我们完全能够把这些标准吸收过来,成为 我们自己的标准。记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就针对偶氮染料的问题限制中国皮革出口。在偶氮染料问题上,浙江企业积极主动采纳,不到两年时间就满足了德 国方面的要求,此后就再也没有遭遇退货。但福建和广东地区的不少企业因为不够重视,至今还在为偶氮染料问题头疼。两种不同的态度产生了两种决然不同的结 果。

其实,以前国外许多用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标准我们都已经达到,并逐渐变成我们自己的标准。但并非只要是国际标准就是好的,许多国外标准往往还只是一个理念,具体实施方面却有很多缺陷,所以企业在这方面不应该太过盲目地迷信国外标准。

戚晓霞:我个人认为,在标准问题上,企业只要根据出口目的国的要求就可以了,出口目的国没有要求的标准,企业可以暂时不用去做。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浏览量: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