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网

返回首页

皮路无极——聚焦无极皮革业生存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8-04-04

为积极适应当前国家日益趋严的环保监管形势,彻底解决我县皮革产业尤其是后整饰企业存在的布局分散、环保设施落后、发展空间不足和面临淘汰等问题,按照省、市制革产业发展政策有关要求,制革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势在必行。为更好地让广大企业主和群众理解河北省关于制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精神,推动我县皮革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本刊邀请了有关专业人士全面解读了河北省最新的制革产业发展政策,同时全文刊发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皮革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并特邀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丁志文博士从法规层面、行业层面、成本控制、园区建设、政府助力等方面就皮革后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的优势进行了认真分析,以供参阅。



河北省制革产业政策与规划解读


2017年8月7日,河北省制定印发了《河北省制革产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政策性强、明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严厉,可以讲力度之大,在河北省制革产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方案》围绕贯彻落实《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河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专项实施方案》《河北省集中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专项实施方案》和《河北省控制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实施细则(试行)》,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污水渗坑污染,优化制革及毛皮加工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全省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出要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原则,立即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违法排污、污染严重的企业;对符合产业政策、不在工业园区内、不满足环保要求的企业限期入园进区;对工业园区内企业的技术、装备、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力争到2017年底,解决制革及毛皮加工业存在的突出环境间题,2018年底前基本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方案》目标明确提出在全面排查制革及毛皮加工企业现状的基础上,“一厂一策”精确定位,关停淘汰无环保手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切实规划建设好产业园区,完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引导全省所有制革及毛皮加工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园区以外的企业限期入园,限期整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在2017年底全部实现持证排污;实现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提升改造,2018年底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标准的要求。


《方案》提出了五大工作任务:


一是全面摸底调查,精确制定方案。要对全省制革及毛皮加工业企业数量、区域分布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达标等情况进行拉网式摸排,彻底摸清底数,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逐企逐厂制定方案,明确淘汰、整合、提升具体要求,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按时限完成。


二是严格法律法规,关停淘汰一批。各地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发改、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的制革及毛皮加工业企业、工业摊点、工业小作坊,坚决予以关停取缔;对于无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备、不能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收集、无组织排放严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取缔;对于污染防治设施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的企业,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坚决予以停产。对于仅有浸泡或喷浆上色等工艺的加工摊点、向渗坑排污的企业、园区外无环保手续且无明确排污去向的,依法坚决予以取缔。


三是严格入园进区,促进集聚发展。各地要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环保标准要求,实施制革及毛皮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在项目审批中与区域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产品能耗、污染减排绩效指标等挂钩。特别是皮革及毛皮加工业的重点区域(含辛集、无极、枣强、南宫、肃宁、蠡县等地)要制定皮革及毛皮加工产业关停淘汰转型升级规划,协调联动,强化制革及毛皮加工业行业规划环评,严格建设项目入园进区要求。所有新建制革及毛皮加工业项目必须入园进区,选址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区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等要求。园区内要配套建设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废水必须全部纳管。现有制革及毛皮加工企业要制定入园进区规划,明确园外企业入园时间,到2017年底,不能实现入园进区且污水不能排入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企业,一律不得发放排污许可证。


四是升级改造一批,提高工艺水平。2017年底,各地要在制革及毛皮加工企业、制革及毛皮加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废水自动在线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并与省市县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联网;同步实施治污设施电路改造工程,实现企业污染物防治设施分表计电;污泥处置和固体废物处置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分类收集、规范处置,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废液、废渣等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危险废物应委托具有相应经营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理,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审批和转移联单制度。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鼓励使用先进、环保、高效的生产工艺、装备,采用安全、可靠的污染治理技术,确保按时限达到《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实施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铬减量化和封闭循环利用技术改造,按《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制革及毛皮加工企业清洁生产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是强化渗坑治理,解决突出问题。按照《河北省渗坑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各地要对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渗坑污染排查整治工作负责,对排查出的存在污染渗坑,明确整治责任单位。有明确排污责任单位的渗坑,由排污单位组织进行污染场地调查;无明确排污责任单位的渗坑,由当地政府组织对渗坑进行污染场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需要进行土壤修复的要进一步开展土壤修复,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完成修复。


为确保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和任务,《方案》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信息公开、加强监督执法、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保障措施,要求各地切实组织好本行政区域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污染源调查、关停淘汰、入园进区、规范提升等工作,组织环保、安监、国土、公安、工信、水务、建设、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日常监管,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保持严格执法监管的高压态势。对存在动作迟缓、工作不力的,将严肃追责问责,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中共无极县委


无极县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皮革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2017年11月13日)


皮革业作为我县第一支柱产业,近年来在上级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转型升级和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进皮革产业园区化建设,彻底解决皮革业尤其是后整饰企业存在的布局分散、环保设施落后、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实现转型提升、绿色发展,推动我县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性、标志性的全国生态牛皮革之都,特制定本意见。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绿色环保、产城融合为理念,以实现皮革产业清洁化生产、园区化发展为目标,坚定走加快转型、跨越提升新路,按照省、市《制革产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和“控制前期、提升后期、延伸链条、绿色发展”总体思路,深入推进企业升级,建设皮革后整饰产业园,因企施策,通过搬迁、改造、淘汰,实施扶优、扶强战略,提高皮革行业准入标准,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引导皮革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产业转型、健康发展。


工作目标:从2017年开始,全县禁止新建和扩建皮革鞣制加工企业(车间);利用两年时间,鼓励和引导皮革园区外后整饰企业(包括毛皮、蓝湿皮、危险化料等相关企业)搬迁入驻皮革园区,进行高标准升级改造,2017年底全部实现持证排污,2018年底达到清洁化生产二级标准要求,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保达标、绿色生产的皮革后整饰产业园;逐步将皮革园区打造成为国内外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成品革加工基地和绿色产业发展新城。


一、管控扶持并重,做强皮革产业


1.严格控制企业发展规模。保持现有7家皮革涉水鞣制企业数量和规模,2018年底前,齐盛、军城、金马、福瑞得、卡森、景森和海森7家制革企业达到清洁化生产二级标准要求。认真执行《石家庄市产业发展鼓励和禁限指导意见(2017-2019)》规定,严禁新建和扩建皮革、毛皮鞣制加工企业(车间)。新、扩、改、迁建皮革后整饰项目必须进入皮革园区(经济开发区南区),且符合皮革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2.引导后整饰企业入园改造。按照“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原则,逐企逐厂制定方案,明确淘汰、整合、提升具体要求,通过政策扶持、环保倒逼、兼并重组等方式,利用两年时间,引导后整饰企业入驻皮革园区进行高标准升级改造,实行统一治污、达标排放,实现清洁化、集群化和规模化生产。


3.大力扶持皮革精深加工。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积极引进、培植、扶持皮革皮具成品加工企业,建设皮革饰品专业市场,增强皮革研究院无极院科研实力,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提升行业整体效益,打造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高端皮革产业集群。


4.合理处置园外企业资产。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园区外原有土地、厂房和办公场所,鼓励新上环保型、创新型、科技型产业项目,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新业态,防止资产闲置浪费。


5.规范管理皮革配套加工设施。在皮革挤水机、削匀机已入驻皮革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规范管理,做到含铬废水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统一排放,保持环境整洁。同时,将磨革机、绷板机、振软机、伸展机、量革机及化料经销等皮革加工配套工序搬迁入驻皮革园区,实行集中生产、集中管理。


二、建设发展平台,打造产业集群


6.高标准建设后整饰产业园。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采用多种合作模式,在经济开发区南区高标准建设占地2500亩的皮革后整饰产业园,重点建设后整生产、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生活服务四个功能区,着力完善路网、排水、供电、供水、供热、通讯和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实现“九通一平”,做到水、电、气统供,污水、废物、废气统排。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绿色化、集群化、规模化生产,打造无极制革业跨越发展新高地。同时,企业在符合统一规划和标准的前提下(25亩一个单园,200亩一个小区,两层立体厂房基础),鼓励采取拿地自建、购买使用、厂房租赁等多种方式入驻后整饰产业园,做到形式灵活多样、标准规范统一,努力将皮革后整饰产业园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头羊”和“风向标”。


7.兼顾小微企业发展。充分考虑小规模企业需求,在皮革园区规划建设皮革后整饰公共车间(包括公共厂区和设施),鼓励支持皮革后整饰小微企业或业主采用租赁方式入驻园区,实现集约生产。


8.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建设皮革会展中心、国际皮革交易中心、生态皮革研发中心和皮革信息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集餐饮、商店、机械维修、职工培训、娱乐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综合办公楼、职工公寓及食堂等必要的生活设施,完善园区综合保障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三、强化政策支持,引领健康发展


9.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依托无极县经投投资公司设立一定规模的产业发展基金或引导资金,鼓励皮革园区内企业增加投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全面推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确保规范平稳运行,提高制革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对全县皮革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原则,实行特殊扶持政策。


10.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入驻皮革园区的企业,在正常享受国家和省、市、县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园区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奖励扶持资金,并优先落实土地计划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同时,按照园区外企业入园时间和形象进度,给予企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2018年上半年入驻的,给予企业2018、2019年度税收地方留成部分30%的产业发展基金;2018年下半年入驻的,给予企业2018年度7月至2019年12月税收地方留成部分30%的产业发展基金。


11.协调金融机构支持。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挖掘融资潜力,协调各金融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缓解融资难、流通资金紧张问题。


12.提供入园优质服务。凡入驻皮革园区改造企业,开发区及相关部门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帮助办理和完善规划、土地、环保等各类相关审批手续,确保企业规范运行;对园区内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收费标准有上下限额的,一律按下限收取。同时,对企业检查事项采取“清单式”管理制度,凡在清单以外的原则上不得检查、不得罚款,处罚原则不溯及以往。


13.提升人才技术水平。以皮革研究院、高等院校等科研院所先进技术、人才为支撑,积极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组织皮革企业有资质的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库,开展皮革技术、产品研发与攻关。鼓励建设皮革工程实验室,创新工艺、创新技术,打造皮革业绿色发展服务平台,对申报成为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员,享受省市县相关的人才政策。


14.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引导皮革企业实现车间标准化、设备程控化、生产系列化、产品品牌化,大力推行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从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鼓励皮革企业创名牌,提升企业知名度,提高品牌效应。凡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河北省著名商标”的皮革法人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资金奖励。


四、培育商贸物流,提高开放水平


15.加速现代物流业发展。鼓励符合规划、手续完善的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培育重点物流企业,为皮革业快速发展提供配套服务。依托综合保税仓库、设立国检监管区的良好机遇,加快建设以电子商务、金融仓储、国际贸易、检验检疫、保税仓库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特色物流园,将沿海口岸“搬”到无极,打造国内一流的内陆港,加快皮革企业与国际市场对接。


16.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立足皮革产业发展,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手段,通过园区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面向国内外客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终端产品、科技研发、循环利用类项目,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奖励政策,通过大招商、招大商,打造一批制革业高、精、尖示范龙头企业,推动皮革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7.提高行业对外交流水平。组织皮革企业积极参加上海国际皮革展、香港亚太区皮革展、意大利米兰国际皮革展等知名度高、专业性强的国内外专业展览展销会,扩大无极皮革业知名度,紧跟发展潮流,更新时代理念,引领健康发展。鼓励皮革加工企业加强与各大中城市皮革专业市场沟通互动,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提升质量,降低营销成本,拓展销售市场。


五、推进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18.提升皮革业治污能力。引导皮革企业牢固树立环保先行理念,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治污设施和技术,在加强制革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提质建设的同时,对企业废气处理设施和技术进行改造,实行园内企业污水统一收集、VOCs统一治理;实施治污设施电路改造工程,实现企业污染物防治设施分表计电;完成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和制革废水集中处理厂升级改造,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建设滹沱河生态湿地公园,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深入开展皮革后整饰企业VOCs综合治理,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鼓励采用制革新技术,使用先进、环保、高效的生产工艺、装备和新型、环保型化工原料,为推动皮革业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健全园区制革企业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和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严防违法排污行为发生。


19.分类规范处置固体废物。规划建设固体废物储存和综合处置场所,引进新技术解决危险废物集中处理问题,实现制革业所有废物(包括蓝丝、边角料、磨革粉、污泥等)的全方位治理和综合处置利用,严防皮革废料随意倾倒和焚烧;污泥处置和固体废物处置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分类收集、规范处置,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废液、废渣等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六、强化监管措施,实现行业自律


20.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网格和县乡村企业四级管理、四级履责的环保网格化监管机制,加强部门、乡镇协调联动,采取联查、夜查、日常监管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深入开展环保执法行动,强化渗坑排查治理,出重拳、下猛药,严厉打击手续不全、无污染防治设施或治污设施不完备、产生的污染物不能有效收集和不能达标排放的皮革企业和场点;充分发挥12369、12345等举报电话、短信平台,以及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从严查处偷排偷放、超标排放、恶意竞争等违法行为,对违法违规企业纳入黑名单管理,为皮革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秩序。


21.建立皮革企业自律联盟。开发区管委会、皮革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和督促成立全县皮革企业联盟,鼓励各企业相互监督、互相约束,实现共同发展。由联盟对各企业在污水处理设施正常使用、四水分流分治、含铬废水单独处理、VOCs综合治理、足额缴纳污水处理费,以及降低产品质量、恶意压价、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进行监督。定期公布企业环境信息,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




皮革后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优势分析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丁志文博士


皮革行业作为传统行业,有着久远的历史,作为一类“化腐朽为神奇”的行业,能够将肉食品行业的副产物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皮革产品;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以无极为代表的皮革产业大县创造了大量税收和就业机会;作为一种高污染行业,又为企业周边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负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水平生活的追求,近年来我国对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保护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取的措施也越来越严厉。基于以上原因,皮革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升级、治污治乱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


无极县政府通过对宏观政策的把握,从整体出发,着眼企业和民生,通过对全国乃至世界多处皮革产业基地及其他行业基地的考察分析,最后决定走集中化、规范化、规模化的产业园区之路。在现阶段,这是引导无极皮革企业做大、做强的最佳选择。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可以从法规层面、行业层面、成本控制、园区建设、政府助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法规层面


1.企业淘汰标准: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本)》中淘汰类“年加工生皮能力5万标张牛皮以下的制革生产线”、限制类“年加工生皮能力20万标张牛皮以下的生产线”的要求,其依据为备案证或环评批复、验收文件。


2.企业生产规模准入条件:根据工信部《制革行业规范条件(2014年6月1日实施)》中“对新建(改扩建)制革企业,生产成品皮革的,年加工能力不低于30万标准张牛皮”的要求。


3.清洁生产准入条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联合发布的《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适用于制革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此外,《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6—201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制革工业》《危险废弃物名录》《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关于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法规也对皮革行业进行了事无俱细的要求,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发布的强度和密度判断,未来几年涉及皮革行业的政令将越来越严格。


为了达到上述标准要求,并应对愈加严厉的政令法规,企业想远离行业群体,单打独斗需要投入更大的财力和精力,事无俱细的应对各种困难,而园区内企业可以利用园区和政府这一平台进行事务或成本的转移和分担。



二、行业层面


无极的皮革行业主要以牛皮为主,与其它皮革产区不同,本地企业多以生产工段为基础进行企业生产,这相较于其它皮革产区具有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面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强,但相应的是与前端和后端企业联系较为紧密,成本控制受制于前后端企业及运输成本。


进入园区后,一方面在园区内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园区内企业的协同合作,提升了对区域外企业的影响力。在近几年的行业寒冬期,缺少了抱团取暖的机会,可能会给某企业带来更加致命的打击。


三、成本控制


皮革企业入园与不入园的成本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交通成本。在当今中国,交通的便利性、道路交通的优越性能够极大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园区建设完成后,园区的企业必将比散乱于外部的企业具有更加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和更优惠的运输成本。涉及原料的运输、危险废物的运输、化工原料的运输等。


B.共享成本。园区中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自家企业的过剩资源进行共享,从而节省部分产量较大企业在外面租借车间厂区、设备等的资金投入。


C.技术成本。进入园区后,在政府的主导下,企业可以依靠园区作为一项主体,按政策法规进行统一设计规划,从而达到相关标准,这极大降低了企业的技术投入。


D.设备成本。进入园区的企业基本都是皮革后整企业,在前期设备购置及后续设备升级时,都可以利用团体的优势拿到更加优惠的价格,这无形之中又节省了大量资金投入。


E.运营成本。企业分布于园区外部容易造成散点污染,这对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且也极易成为环保督察的目标企业,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园区建设


园区在建设时,会对接国家相关标准和政策法规对园区的生产设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最优设计,从而一步到位达到国家、行业的先进水平,这避免了部分企业在目前的政策法规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境遇,也避免了不断拆、修、建过程中的浪费。


此外,园区建设时会按照皮革行业的绿色工厂园区和绿色工厂等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在企业和园区正常运行后一步到位,直接申请相关标准的认证,从而提升园区和企业的品牌度,从侧面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


五、政府助力


根据国家和行业的要求,治理皮革行业的散、乱、差现象势在必行,无极县政府作为直接管理者,不仅要严于国家、省、市执行相关要求,还要为当地企业和民生着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极县委、县政府做了许多为企业谋福利的举措,从而为企业保驾护航。具体如下:


首先,无极县政府出资、出力聘请行业专家为无极的皮革企业转型升级出谋划策,以期降低企业成本,达到预期目标。这为企业在升级改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作了有效保障。


其次,政府出面为企业与银行牵线搭桥,从而解决了企业在升级改造时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近几年皮革行业遇到最严格的环保压力时,大量的投入已经让企业遇到了不小的压力,这时县政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从资金方面为企业的升级改造进行了有效保障,这相较与不入园区的企业有了极大的优势。


再次,皮革后整饰工业园区建设后会有配套的维护,包括交通干道、水、电、燃气等的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优。


最后,园区建成后,加上通过绿色工厂园区或绿色企业的审核,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对外宣传时都会有一张共同且靓丽的名片,对外宣传时也更加容易建立知名度,从而更容易吸引外部客户。


综合上述分析,企业入园从国家、省、市层面都是势在必行的,县政府从实际出发,本着为企业负责的态度,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所以,建议广大企业从实际出发,权衡利弊,为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入驻园区必然是最佳的选择。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浏览量: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