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网

返回首页

绿色广东”环保调控 制革等行业统一规划

发布时间:2015-11-04

当前,广东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同时,面临的环境和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广东采取一系列措 施,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工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初步转变,优化了产业发展的结构,扩充 了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营造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绿色广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绿色广东”作为建设和谐广东的一个重要内容,由省委书记张德江在2004年底首提之后,人们对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与构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2005年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广东成为绿色GDP试点的十个省市之一,这表明广东已开始进行绿色GDP体系的实践探索,这对建设绿色广东,实现可持 续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省环保局局长李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广东将据此完善对地方政府党政领导人的考核体系,将各地的环保质量、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环境保护的投入力 度和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纳入领导人的考核体系,以此促使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李清承认,短期内,地方政府肯定会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付出一定的成本,诸如有一些重污染的项目不能上,一些布点不合理的项目也不能上。但这样却可以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腾出环境容量,从而培育一批新型的环保产业,有利于增强国际贸易的绿色竞争力。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可喜的是,“绿色广东”刚提出一年多,我们就看到了广东在这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5年7月联 合发布的中国首份GDP能耗公报显示,2005年广东的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为全国最低,每万元GDP能耗为0.79吨标准煤,每万元工 业增加值能耗为1.08吨标准煤,低于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

  广东在GDP总量节节上升的同时,万元GDP能耗却呈现逐年下降之势,一升一降,印证着广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先行一步的坚实足音。

  “分区控制” ——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环保规划是环保工作的龙头,是项目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广东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能管理,做到“建设服从规划,规划体现环保”。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上,广东严格依据珠三角和全省的环境保护规划,综合考虑区域环境容量与生态环保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控制。贯彻珠江三角 洲地区实行环境优先,山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粤东、粤西地区坚持发展中保护战略。按照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和“红线调控、优化区域空间 布局;绿线提升、引导经济持续发展;蓝线建设,保障环境安全”的要求,进行生态分级控制管理。同时,将广东省通过省部合作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九 大产业发展规划等科学、权威的规划,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准入、优化布局的法律、政策依据。

  与此同时,广东还严把环境准入关,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审批和监管,切实防范污染转移。2005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3.9%.积极推进重点污染 源全面达标,对全省40家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测,公开了95家省控重点污染源排污情况。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命名清洁生产企业52家,对133 家污染严重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

  省委、省政府多次发文要求,对电镀、制浆造纸、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和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等重污染行业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定点,重污染行业必须进入基地建设,促进了污染防治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有力地推动了重污染行业产业布局优化和调整。

削减污染负荷——扩充经济发展环境容量

  经济的发展,也是受到“环境容量”限制的。省环保局局长李清曾形象地表示:环境容量,就像一个水桶。而发展经济一定有个排放问题,因此“容量”就是对环境的承载。如果水桶满了,就是承载到了极限,再也没有经济发展的空间了。

  为了进一步控制污染,扩充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近年来,广东省先后实施了珠江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等重大环保工程,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省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连续四年达到2.5%以上,2005年达534.8亿元,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珠江综合整治完成了“三年不黑不臭”的阶段性目标,截至2006年6月,流域共建成污水处理厂81座,处理能力623万吨/日,比2002年增 加5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61万吨/日,流域各地级以上市均建有污水处理厂。治污保洁工程顺利推进,截止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 669万吨/日,比2002年增长2.37倍,总量居全国第一位。电厂脱硫投入运行机组达652万千瓦,正在调试和建设的机组1500万千瓦,无论总量还 是速度都位于全国前列。

  由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广东较早地遭遇环境资源瓶颈,较早地认识环境治的重要性,较早地争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省经济在快速增长的 情况下,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好转。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全国17个省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8%和 4.2%,而广东在GDP增长14.4%的情况下,二项指标分别下降了2.9%和1.1%,这表明广东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而这一切,都为广东经济的发展大大扩充了环境容量,为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足了空间。

  加强环境执法——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十五”以来,省人大先后颁布和修订了《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环境 保护条例》、《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省纪委和省监察厅发布了《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纪处罚的暂行规定》,有力地促进依 法管理环境事务,为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环保执法工作也得以进一步深入。

  据了解,广东连续三年都开展了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25万多人次,检查排污企业110604家,其中立案10467宗,取缔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 1543家,对387个重点环境问题挂牌督办,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2005年,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将 严肃查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作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追究环境违法责任人责任,省环保局、省监察厅联合召开新闻通报 会,向社会通报专项行动情况和五宗环境保护违法违纪案件,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

  2006年,广东省开展了以化工等十大重污染行业为重点的环境安全大检查,重点解决十大环境突出问题,重点清理和整治影响饮用水源的违法排污企业和环 境安全隐患。积极解决群众关注环境问题。2006上半年,全省环保系统共接受群众来信来电反应环境污染案件达36701件,接待群众来访反映环境污染案件 1100件;环境信访案件基本得到有效处理。

  严格的环保监管,良好的环境信用,高效的环境执法为广东的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浏览量: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