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网

返回首页

全球鞋业四次大转移,原来他的秘密在这儿

发布时间:2016-12-22

直面行业真相,洞见鞋业未来。了解全球鞋业四次大转移路线图,与此针锋相对的两大曲线理论。应该会明白川普要把制鞋业搬回美国的秘密。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直面行业真相,洞见鞋业未来。了解全球鞋业四次大转移路线图,与此针锋相对的两大曲线理论。应该会明白川普要把制鞋业搬回美国的秘密。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川普要把鞋业转移回美国到底有没有理论依据?


  美国总统川普在竞选期间,多次表示要把制鞋业搬回美国。其女儿的鞋子却也没在美国生产,引起媒体一片哗然。这些已经说得不少了,我们今天只想讨论一下,川普要把鞋业搬回美国有没有理论依据?还是他为了选票而胡说八道?我们先来看一下鞋业和制造业的全球产业转移路径分析。


  全球鞋业四次大转移路径分析图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事件



  第一次:50年代,美国将鞋类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等转移。


  第二次:60至7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次:80年代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9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成为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第四次:当然就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向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这四次转移潮的转移路径为:从发达国家转移向发展中国家,从技术领先的国家,向技术相对落后国家扩散。


  总的趋势为: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转移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而在这期间,制造环节的利润是极低的。


  微笑曲线理论我们用了几十年



  1992年,台湾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认为:曲线左右两侧附加价值高,利润空间大;而处在曲线中间弧底位置的加工、组装、制造等,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低,利润微薄。


  20年来,微笑曲线理论伴随着宏碁的发展备受业界认可,甚至成为了诸多台湾和大陆企业的发展哲学。微笑曲线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指导曲线。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华为。在华为的人力资源配置中,技术研究及开发人员占46%,市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占33%,管理及其他人员占9%,其余的12%才是生产人员。


  20年来,华为一直保持这样的比例,人力资源配置呈“研发和市场两边高”的“微笑曲线”。针锋相对的“武藏曲线”现在进行时



  2004年日本索尼中村研究所的所长中村末广,就提出了与微笑曲线完全相反的“武藏曲线”,他认为真正最丰厚的利润源正是在“制造”上。中村末广发现,当制造环节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更为突出,且具有垄断性优势的时候,组装、制造阶段的流程有较高的利润,而零件、材料以及销售、服务的利润反而较低。对此类制造企业而言,维持高额利润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重组生产管理模式。


  两个理论都有其现实结果以支撑其论据,那谁对谁错?个人以为,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是一个只要能生产就能赚钱的年代。因为我们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科技也不是很发达,导致“制造”应有的利润远远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微笑曲线是对的。


  而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生产的到来,成本会大大降低,效率会成倍增长。阿迪达斯回到德国,锐步回到美国,川普要把制鞋业搬回美国的所有事情,终于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而这两个理论的区别仅仅在于:制造业发展的阶段不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结论。


  总结 无总结,不感悟随着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人口红利渐渐消失,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机器人替代是未来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当使用机器人的成本降低,以机器人替代人力更为划算时,这条轨迹也许会逆转,制造业将部分回归美国本土。然而,由于很多制造业产业链都在中国,因此很难全部转移出去。这些巨大产能未来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实现自动化。伴随国内自动化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这,也许就是中国制鞋业的机会所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浏览量: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