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网

返回首页

“鞋王”百丽加码运动服饰谋突围

发布时间:2015-12-21

 对于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而言,对百丽国际都是相当熟悉的。这家国内最大的鞋履零售商,一度垄断了各大商场的女鞋专柜,占据了消费者家中鞋柜的“半壁江山”。


  不过,曾经被称为“鞋王”、巅峰时平均一天能开出8家门店的百丽国际,如今却要面对直营店销售下滑、电子商务的冲击以及业务转型出现困难的局面。但这并非是百丽一家面临的问题,也是鞋类行业普遍的困境。


  百丽鞋类业务同店销售持续下滑


  尽管是在香港上市,但百丽的主要业务还是在国内。据其2015年中报显示,百丽的营业额为193.6亿元,其中内地业务在其收入中的占比高达96.77%,营业额为187.34亿,香港和澳门的收入仅为4.86亿元,占比只有.51%。


   除了鞋类的自营和代理业务之外,百丽的另一项主营业务是代理销售运动、服饰业务,目前其代理的运动品牌包括Nike、Adidas、PUMA、 Converse、Mizuno及服饰品牌MOUSSY、SLY。百丽近期公布的三季度国内零售运营数据来看,其鞋类业务“每况愈下”,业绩反而是要靠代 理的运动品牌来支持了。


  数据显示,百丽三季度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降10.4%,但运动、服饰业务同店销售增长6%。这已经是其鞋类业务 同店销售的连续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正在扩大。据公开资料显示,百丽国际2015年前三季度鞋类业务同店销售分别下降7.8%、7.7%、10.4%。针对 这样的状况,百丽正在逐渐减少鞋类店铺的数量,今年前三季度共计关闭了418家鞋类店铺,但增加了运动、服饰类店铺367家,截至11月底,其在内地共有 20506家零售店铺,其中13710家为鞋类店铺,6796家为运动、服饰店铺。


  对于百丽不断下滑的同店销售,券商都表示出了不看 好,纷纷下调对百丽的目标价格,并认为有下行的风险。国泰君安认为目前鞋类业务仍然疲软,短期内看不到催化剂,预计2016至2018财年整体毛利率将下 滑。野村证券的分析也指百丽鞋类业务目前面临网上零售商的价格竞争、线下门店成本欠缺弹性等多重挑战,认为其需要关闭更多鞋类销售网点,以稳定鞋类业务同 店销售下滑的情况。美银美林和瑞信则一致认为鞋类同店销售将会持续下跌,美银美林的报告称,由于来自电子商务及大众化品牌的竞争加剧,及百货公司人流减 少,预期鞋类业务未来1-2年仍存挑战。


  外界的失望也直接反映到了资本市场,本周的头两天百丽股价累计下挫16%,蒸发市值近34亿港元,14日这天百丽国际甚至领跌港股大盘,15日百丽股价跌至5.43港元,创下六年半年以来的新低。


  运动服饰业务也不是“救命稻草”


   尽管门店数仅为鞋类业务的一半,运动、服饰业务在百丽业务盘子中的重要性却越来越大。据其2014年的财报,截至2015年2月28日,百丽鞋类业务收 入2065.78亿,同比仅上涨1.5%,而运动、服饰业务收入为169.71亿元,同比增长17.2%。到截至8月31日的今年上半财年,百丽的运动、 服装业务与鞋类业务旗鼓相当,两者中期收入分别为98.357亿元和95.139亿元。


  不过把业绩增长的希望都寄托在运动、服饰业务上 也不是没有风险的。从今年的数据看,运动、服饰业务虽然在增长,但是增速呈现出下滑的态势。据其公布的数据显示,运动、服饰业务销售在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长 高达12.4%,但到第二季度就降到了6.5%,到第三季度更是只有6%了。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的中国经销商 越来越多,品牌自身也在加速直营店的布局,代理品牌业绩的增长不能从根本上拯救鞋类业务下滑带来的整体业绩下降。加之运动行业存在有“奥运风险”,即奥运 前高速扩张,从而在后奥运时期为库存高企所拖累出现业绩困境,此前彪马、李宁等品牌都曾遭遇过这类问题带来的巨额亏损。随着新一个奥运年的即将到来,已经 有运动品牌发出了库存预警,近日北美瑜伽服零售商Lululemon Athletica就公布其库存增幅高达71.9%,是销售增幅14.4%的五倍。


  因此有分析指,由于百丽的鞋类业务在目前经济环境下难有恢复的迹象,过于依赖运动、服饰业务支撑业绩的情况下,如果运动服饰行业出现放缓或者衰退周期,百丽集团可能会失去增长支撑。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浏览量:2,011